政策资讯 | 第二批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在10个城市启动

2025-02-27 14:54
图片
图片
图片


evse2025


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

带来的市场机遇


一、需求端:订单增量与场景拓展

●公共领域充电设施订单爆发

第二批试点计划新增推广新能源汽车超25万辆,配套建设充电桩超24万个、换电站365座。充电桩企业可重点布局试点城市(如天津、常州、临沂等)的公务用车、环卫车、物流车等专用场景充电设施,尤其是高功率直流快充桩需求将显著增长。


●车网互动(V2G)技术商业化提速

试点明确支持车网互动技术应用,未来具备双向充放电功能的充电桩占比将大幅提升。企业可研发兼容V2G的设备,参与虚拟电厂项目,通过峰谷电价差和电网调峰获取额外收益。


二、技术端:创新驱动产品升级

●超充技术与液冷设备普及

试点城市将推动800V高压平台和液冷超充桩落地(如华为液冷超充已适配极端环境)。企业需加速液冷模块研发,抢占高速服务区、物流园区等场景的技术高地。


●光储充一体化模式成新增长点

政策鼓励光储充换综合能源站建设,企业可联合光伏、储能企业开发“充电+储能+绿电”解决方案,降低用电成本并提升盈利能力。


三、运营端:精细化服务与生态协同

●数据服务与智能调度

试点要求充电桩接入智能网联系统,企业可通过AI算法优化充电桩布局和动态定价,衍生数据服务收入(如用户行为分析、能源调度方案)。

●跨界合作生态构建

与车企、电网、物业等合作,探索“车桩绑定销售”“社区共享私桩”等模式,例如特来电通过“群充架构”降低运维成本。


四、政策端:区域布局与标准参与

●下沉市场与县域机会

试点与“县域充换电补短板”政策联动,三四线城市充电桩覆盖率较低,企业可依托政府补贴布局下沉市场,开发移动充电车等灵活补位产品。

●行业标准话语权争夺

头部企业可参与充电接口、安全协议等标准制定,例如新国标实施后兼容性问题减少80%,提前布局者将形成技术壁垒。


五、长期战略:全球化与碳中和红利

●出海东南亚及欧洲市场

国内技术成熟度提升后,可输出高性价比设备。2023年中国充电桩出口量同比增80%,东南亚、欧洲等地缺口达500万台,政策风险较低。

●碳交易与绿色金融联动

试点城市碳减排目标明确(年减450万吨),充电桩运营或纳入碳积分交易体系,头部企业年增收预计超5亿元。


充电桩企业应抓住三大核心方向:

技术壁垒:聚焦超充、V2G、液冷等前沿技术;场景深耕:优先布局试点城市及县域补短板项目;生态整合:联合能源、车企、电网构建协同网络。


未来五年行业将加速洗牌,具备技术储备和资源整合能力的企业将主导市场。


报名登记

evse2025

图片
图片
图片

同期活动

evse2025
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